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没去到复旦的那一天,梦就不能停下|复旦大学新传考研经验帖 正文

没去到复旦的那一天,梦就不能停下|复旦大学新传考研经验帖

2024-06-03 04:53:09 来源:荷泽市某某物流运营部 作者:探索 点击:815次


@TuTouSuo™️

*小红书:秃头研究所新传考研

*2025经验帖专栏:首先恭喜2024届的没去梦赛博朋友们成功上岸,过去的到复旦的旦一年时间里我们曾一起“以理想入世,对抗荒谬世界”,那天能停怀化市某某广告媒体制造厂如今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下复学新这一路,传考你们寻找到了为之努力的研经验帖目标,创造了冬日奇迹与新的没去梦春日景象;感谢所有与我们并肩的朋友,也是到复旦的旦因为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才能让秃头所走到现在并继续坚持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拥抱不同的那天能停可能性。理想与现实从不是下复学新相互对立的存在,它们彼此融合、传考又相互妥协、研经验帖挣扎,没去梦也正是到复旦的旦这样,才显得尤为珍贵。那天能停

*2024年,秃头所同样期待与新的朋友在赛博空间相遇,能够一起逃离轨道,奔向新的旷野!


终于!走向了复旦!

@TuTouSuo™️

敬自己的执着,更敬自己的勇气。作为一名工科生,选择跨考新传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条路不会好走,用“道阻且长”来形容是最贴切的。三战,意味着很多~最多的就是不断的怀疑,又是不断的坚定信念。

于我而言,艰难的选择就摆在眼前,一边是对新传的执念,一边是为了脱离原先并不算喜欢的本科专业,我选择了进入与之毫不相关的广告行业工作,但是带来的结果就是专业和学历的差距影响着工作和我的生活状态,并且在工作之余的无数个日夜,会想起那个仅差一步之遥的怀化市某某广告媒体制造厂梦。在初试和复试的过程中,压力定是无与伦比的。

2024年3月29日,复试前两天,我终于崩溃,夜里11点,坐车去海边吹风,回家的途中特地经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门口,“近乡情更怯”就是那刻的心情,我害怕,害怕到不敢多看一眼,我怕看了这一眼,后面就看不到了。复试结束2天后,我在地铁上,收到了复试通过的邮件,真的是喜极而泣,一边笑一边大哭就是我了。

三战考研,刻骨又铭心,煎熬又痛苦。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和成就,也许是勇闯人生路的意义吧。希望我的“攻略”能够帮到有执念的你,也或者希望可以为还在工作和备考一起努力的人提供一些拙见。

我本人毕业于苏州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经历了四年被动且迷茫的学习和实验之后,终于在大四的时候做出了跨考新传的决定。四年三战,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是我的唯一选择。

一战时时间准备太晚,初试只能作为一个熟悉考场的效果。当即就出了再战第二年的准备,全脱产备考,初试成绩392分,压线复试,结果可想而知;第三年因为压力太大,索性休整了一年;第四年开年,纠结了几个夜晚之后,还是选择了再战一年,但是对我来说全脱产的成本太大,更多的是压力会更大,所以选择了在职备考,最终初试成绩397分,复试82.4,这一次,拟录取了。


º 为什么选择复旦?

/ TuTouSuo Monsters /

其实最初选择跨考,我最先定的就是院校,因为一直以来都想进入复旦大学(一方面是高考时就向往的魅力,另外一方面其实是因为我最喜欢的小说人物毕业院校就是复旦大学),所以对于考研的目标院校从来没有纠结犹豫。

此外,加上对新闻与传播的热爱,以及“复旦新闻馆,天下记者家”这句话,更是让我坚定复旦新传这个专业。与其说跨考复旦新传是一场考研,不如说它是一个信念,一个于我而言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虽然中途有休息过一年,但从来没有想过要换考研院校,也没有想过放弃,休息也是为了第三次考研更好的准备。所以这三年来,我一步一步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一次考不过,那就第二次,第二次还考不过,那就再来第三次,在这3年备考期间,根据考试成绩与学习情况,我也在不断调整、优化学习方法,一步一步往前跑,我也相信,总有一天我会上岸,所以从来没有放弃。

º 关于专业课报班

/ TuTouSuo Monsters /

因为自己是工科生,三战又是在职备考,市面上的考研资料太多又杂,我没有太多时间自己去搜集靠谱的且对我有用资料,所以我需要一个考研班带着我,给我提供复习节奏的建议和相关复习资料,这样我只要跟着这个考研班学习就可以了。

因此三战考研的时候,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学姐的建议以及自己的感受,我报考了秃头所全程班,秃头所最主要的2位授课老师就是班班和花花老师,班花两位老师的文笔是真的超级棒,我一直以来都很佩服文笔好的人,而且班花的答题思路真的很清晰,醍醐灌顶那种,强推答题班!

不过秃头所的课程时长是比较长的,我一般都是听录播,这个大家可以看自己学习习惯,因为秃头所课程也比较多比较全面,大家时间紧的话,可以有选择地放弃一些自己院校不考的课程。

最重要的是,我个人觉得班班和花花真的很负责任,我在备考的时候问题比较多,也会容易焦虑,我经常会麻烦班班和花花,询问她们一些问题,老师们即使很忙很忙,也会很耐心地给我解答我的困惑,超有爱的!

º 公共课学习经验

/ TuTouSuo Monsters /


一、 英语

英语一,87分,对于英语的学习,我认为真题就足够了。我自认为英语的基础不算差,六级考了570分,所以我没有花时间去背诵单词本上的单词,直接上真题是我对英语的策略。5-7月份,每天一篇阅读理解,8-9月份,每天两篇阅读理解,10-11月份,阅读理解和作文穿插着学习准备,12月份更多就是复习巩固,留了3套试卷做全真模拟,在3次全真模拟的过程中,也可以对于考试的时间分配有所了解。

阅读理解部分,每做完一篇阅读理解,我都会按照生词、熟词僻义、固定短语、好的短语、好的句型表达去整理,第二天早上再读读背背,一方面可以增加词汇量,另一方面highlight出来的好词好句也可以运用到后面的作文写作。

作文部分,我在“b站大学”找作文课听,先是把大作、小作模板先整理了一遍,熟悉了一下作文考核的类型,随后开始练习真题中的作文,自己做一遍,然后对答案,把答案中的好词好句再整理出来,反复背诵运用,在写完一轮作文之后,基本上就没啥问题了,到最后冲刺期间再背诵背诵一些比较知名的考研英语辅导老师的作文押题。这样的话,英语就没啥问题了。

二、 政治

关于政治,我政治的分数不高,只有69分。我全部的复习资料就是1000题、肖秀荣背诵手册、肖四肖八。因为是在职备考,为了多预留点时间给专业课,我留给政治复习时间非常少,9月份才开始听徐涛强化班的课,原本计划配合1000题一起练习,但是刚上完马原的课,肖秀荣背诵手册就出了,为了追赶上进度,我果断放弃了徐涛强化班的课,开始用背诵手册复习,每天跟着肖秀荣公众号的带背复习,配合带背的内容做相应的1000题,甚至多选都没时间做,只能做完单选,并选择了一部分多选题练习。

11月-12月期间,政治复习时间实在有限,肖八我只做了选择题,肖四也是先做了选择题,肖四大题我也是考试那一周才开始背,用的是腿姐肖四背诵大纲,直到考试之前,我也只背了3遍,有1遍半都是考前在酒店背的。

回顾政治备考历程,在政治上,我完成的只有1000题、肖秀荣背诵笔记跟背1遍、肖八选择题、肖四选择题、肖四大题背诵3遍,可以说是真的准备不充分了,虽然我二战全脱产备考的时候也是复习了政治的,但是隔了1年,是真的完全不记得了。所以政治的话还是推荐大家暑假就开始复习。

º 专业课学习经验

/ TuTouSuo Monsters /

在考研的旅途中,我经历了两次挑战,二战的时候专业课总分244,这一次是241分。互联网上的考研资料五花八门,但我深知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吸收所有的知识。因此,我选择了专注于报考机构的课程和作业,坚持“少而精”的复习策略。我的复习资料很简单但很实用:学姐的笔记、学校推荐的教材和机构的课程资料。现在,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专业课备考的点点滴滴。

一、春日播种(3-5月)

那几个月里,我主打的就是打基础,通读了《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教程》和《中国新闻史》这几本书。同时,我还跟着机构的课程,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听讲,努力深入理解新闻学和传播学。作为跨专业的我,深知新传素养的培养需要时间和耐心,所以我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新闻、关注新传相关的公众号,让自己逐渐融入这个领域。

二、夏日耕耘(6-8月)

当夏日炎炎时,我开始了实务练习和新闻学传播学的精学。一开始,实务作业对我来说是个挑战,完成1次作业需要2个多小时,即使是在二战的时候有练过,但是隔了1年,三战的时候还是感觉跟从零开始一样,但我没有退缩,更是没得选,我只能勇往直前,坚持完成作业,听课、看讲解,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无论是全职备考还是在职备考期间,在专业课的复习过程中,我都很焦虑和怀疑自己,但内心却充满了期待。

三、金秋硕果(9-10月)

随着秋天的到来,我才开始背诵基础笔记,同时开始上答题班的课程。在背诵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打基础,去看去理解新闻学传播学中新史的知识。对于答题班,我采用了专题整理的方式,将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


每次答题课,我都按照基础知识、答题技巧、参考答案来整理每一个专题,此外,准备一本小本子,按照可用理论、案例、名人名言和亮点句整理我们可以用在答题中的知识点,形成了自己的答题语料库。这个过程同样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知识点,我个人觉得我是比较擅长整理的工作,但是因为我在职备考,复习时间有限,整理的时间多了,留给背诵的时间就很少,直到9月中旬我才开始背第一遍基础笔记,所以在背诵基础知识上,我是很慌的,因为时间很紧张,那我就在背诵的时候按照理解去背诵,先理解再背诵,就会容易一些。

四、冬日冲刺(11-12月)

在最后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没有再追求新知识,而是沉浸于自己之前整理的笔记和练习的题目,因为背诵的时间不够,很多知识没有记牢,直到最后一次模考,我的分数都不好看,于是在最后1个月里,我放弃了别的所有的复习资料,只留了基础笔记、答题班的整理笔记、实务练习过的题,反复背诵,最终拟录取了。所以,我也鼓励大家!不到最后不要放弃,也不要低估最后1个月冲刺期自己的潜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复旦大学的考试,大部分题目很基础,不过近些年的题目也渐渐灵活多变了,此外,复旦大学对于中新史的考察也很多,而且题目笔记灵活,大家需要着重复习中新史相关的知识。从这三年的考研经历中,我总结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只要背诵好基础知识,参透答题班的答题技巧和答题内容并灵活运用,考研结果一定不会难看。这其中的“背”并非简单的记忆,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背的知识和理论。能够灵活运用答题班的知识,也确实需要对新传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和一定的新传素养。

关于考研,我还想说:

1)因为经历过在职备考,所以了解在职备考是真的很难,白天需要工作,晚上需要回来学习,人的精力是终究有限的,要想两边都顾好,自己真的会很累很累,我就每天都感觉身体被掏空,后面在考前1个多月,我也是辞职准备最后冲刺的。如果没有很强的信念和决心,真的会容易崩溃

2)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顾及到,这时候就需要大家抓大放小,一些细碎的知识和复习资料直接大胆地抛弃,留下最精简的,你觉得最有用的复习资料,能把这些最有用的知识掌握,就已经很好了。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

ꕤ⋆⸝⸝ 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届TTS春日实验企划 」

三门学科基础知识

传播/新闻/网传/理解新传学科

⸝⸝creat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RESIST!!!

作者:综合
------分隔线----------------------------
头条新闻
图片新闻
新闻排行榜